• 在线商城
  • 搜索

黑龙江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发表时间: 2018-11-01 来源:北京周报网 浏览次数:618

1.jpg

9月底的东北大地迎来了秋收时节最繁忙的时段。地处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腹地的友谊农场,粮食收割工作进展得相当顺利。在那里,玉米已经全部收割完毕,土地也已翻整完毕,只等来年开春播种。农场职工正在争分夺秒地抢收水稻,争取丰产又丰收。但是,引人注目的是,干这些活儿的主力可不是人力,而是一台台身形庞大的农业机械。

“由于我们农场进行规模化经营,以及机械化操作,我们的玉米比别的地方收割得早,这样我们的玉米就可以早点儿卖出去,价格也会好一点儿,”友谊农场第五管理区宣传干事杨德清告诉记者。

友谊农场是黑龙江农垦总局下辖的113个农场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先行者、带头人。黑龙江垦区辖地面积55400平方公里,也被人们称为北大荒。垦区的开发始于1947年。70年前,那里只是大片大片的荒地。而今天,它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中国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领跑者。垦区一年的粮食产量可以提供1亿人1年的粮食。昔日的“北大荒”已经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北大仓”。

沧桑巨变

友谊农场占地1800多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大的国有农场,在垦区地位独特。它是中国农业机械化的试验田,也是中国最先引进先进农机具的农场。

该农场于1954年开始建设,是中国建国初期重大发展项目之一。农场是在前苏联的援助下建成的,为纪念中苏友谊,农场被命名为友谊农场。建设初期,农场的职工来自于祖国的四面八方,大部分都是大专院校的毕业生。

农场老领导刘焕高就是那些知识青年中的一员。他见证了农场从一片荒芜发展到今天的模样的全过程,是农场人眼中行走的历史书。回顾70年的发展历程,这位86岁的老人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黑龙江友谊农场老领导刘焕高接受记者采访。(《北京周报》记者 魏尧摄)

“当时,苏联赠送给我们2560台机器,同时也有49位苏联专家来到中国,指导中国人如何组装及操作机器,”他告诉记者。“苏联对我们的帮助很大。”

刘焕高1954年毕业于哈尔滨农业机械化学校。之后,他参加了为筹建农场组织的拖拉机和收割机驾驶员培训班。培训结束后,他成为友谊农场的一名拖拉机手。

据刘老介绍,农场最初有1400多中国职工。今天,当年开荒的艰辛历历在目。“当时,这里没有路,我们需要先修路。也没有水,我们只好化雪水。也没有菜,就只能腌豆子吃。”

就在那种艰苦的情况下,农场渐渐步入正轨,开始了农业机械化的征程。中国农业从传统的农耕方式向机械化耕种方式转变,这是一个革命性的转折。

农场职工张福山曾获得了1995年全国劳模的光荣称号。他参与了农场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发展。1978年,友谊农场从美国进口了62台农机具,成为当时中国第一家从国外进口世界先进农业机械的农场。这一举动大大缩小了中国农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友谊农场又先后进口了100多台农机和设备,涉及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张福山介绍说,进口农机具有深翻、精量播种以及化学除草等功能,不仅提高了作物质量,而且也大大减少了人工。在那个时期,他就是这些进口农机的驾驶员。

黑龙江红兴隆垦区友谊农场的北大荒农机博览园里陈列的各个时期的农机。(魏尧摄)

据刘焕高老人回忆,90年代以后,农场粮食产量上升很快,粮食增产逐年增加,平均每个工人1年可以生产20万斤粮食。

进入新世纪以后,张福山和农场同事曾一起去美国考察,选购农机。“我们后来进口的机器采用数字化控制,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精准性和标准化水平,”他告诉记者。

咨询电话: 400-0705-777